“马校,您脸都晒成古铜色啦!”巡河的大学生志愿者举着遮阳伞打趣道。62岁的马洪顺抹了把额头的汗珠,望着潦河粼粼波光笑道:“黑点好,站在岸边显眼,孩子们大老远就能看见。”说罢拉平整身上的救援队服,带着年轻人走向下一个河湾巡察。这位被孩子们称作“黑脸守护神”的老校长----奉新县乐行公益联合会上富办事处副主任、共产党员马洪顺,已默默为孩子们筑起三道生命防线。
第一道防线:迷彩青春铸就的担当
1981年,19岁的帅小伙马洪顺穿上军装。三年军旅生涯,不仅赋予他耿直又豪爽的性格,更将“守护”二字刻进骨血。1984年分配在东风垦场厂的东风中学做了一名数学老师,2000年东风中学撤并,马洪顺在东风小学任校长,直至2019退居二线,退休当天,这位老校长径直走进乐行公益上富办事处:“暑期巡河防溺水的事,算我一个。”
上富镇水系纵横,每逢暑假总有揪心的溺水警报。马洪顺将35年教学管理经验化为“传帮带”机制:提议每日由老队员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巡河防溺水。当其他志愿者分身乏术时,他连续数日驻守岸边,手握扩音器喊哑了嗓子,脖颈晒脱皮了。
第二道防线:三尺讲台延伸的牵挂
三年疫情,马洪顺背着40斤重的消杀设备,在上富中学、罗市中学等校园爬上爬下;上富高速路口和上富镇3个全民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、信息登记录入等,防疫服里的毛衣被汗水浸透,镜片起雾时恍惚看见教室黑板——那是他站了三十五年的讲台,他守着山里娃从"1+1"教到勾股定理。
“马校,共享书桌送到柳溪了!”志愿者的呼唤将他拉回现实。疫情期间,他白天消杀,夜晚核对助学名单,走遍上富、东风场、柳溪、仰山等乡镇场的十八道弯的山路。无论是关爱孤寡老人、温暖留守儿童、圆梦助学、乐享书桌还是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有马洪顺高大的身影。发放温暖包时,总会多备几副手套:“写字的手冻着了,开春考试怎么答题?”
第三道防线:岁月沉淀的温柔守望
从沙场到讲堂,从黑板到河岸,马洪顺的守护始终纯粹。“做公益哪需要什么大道理?”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仿佛要丈量完所有走过的公益路,“就像当年教数学,今天少个溺水的孩子,就是解对了一道生命应用题。”
编撰:曹艺英
题诗:邓高鹏
初审:曹艺英
编审:周光华
终审:郭 金
热线:0795-4600089
网址:www.4600089.com
邮箱:lexinggongyi@sina.com